Pastoral Care

Dr. TANG Sui Keung - Genealogies Speak

 

講題:家譜會說話 Genealogies Speak
經文:歷代志上1:1, 28; 3:1-10,17-19; 4:1; 6:1, 31-33, 49-50;  8:1-2; 9:17-19, 39-40
講員:鄧瑞強博士
場合: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主日崇拜
日期:2023年3月19日
 
  各位弟兄姊妹,早安。
 
  今日,我們來看《歷代志上》的經文。在希伯來聖經裡,《歷代志上下》原是一卷。
 
  未入正題之前,我要交代一下上兩個月講的《列王紀》與今日開始講的《歷代志》的神學差異。《列王紀》結束的經文,是講到猶大人被擄巴比倫。寫作的時候,猶大人仍在巴比倫。《列王紀》的寫作,主要是失敗後的賽後檢討,追尋亡國的神學理由,所以我早前以所羅門王為例,講到所羅門王因失去王者的風範,已預示了猶大國的消亡。今日要講的《歷代志》,它結束的經文,是講到波斯王塞魯士的興起,他宣告猶大人可回歸故土,重建家園。故此,《歷代志》的寫作,重點就不在失敗後的賽後檢討,而在如何重整隊伍,準備下一輪的賽事。若檢討失敗,則重點在指出錯誤,嚴責失職。若準備下一輪的賽事,則重點不在嚴責,而在鼓勵,鼓勵各人重整隊形,鼓勵各人守好崗位。由於《歷代志》的重點在鼓勵人,讓人重整隊形,故此讀《歷代志》時,你會發覺大衛好像從沒有淫人妻子、殺人丈夫似的,而所羅門的一生,都是那麼光明神聖。從《歷代志》的角度看,猶大人亡國,「輸波」已「輸到不能再輸」,現在有機會回歸重建,有機會再戰江湖,就不好再埋怨那些主將(大衛、所羅門)的失職了,不如倒過來,強調主將的強項,讓這些主將支撐起整支球隊,看看能否打好以後的賽事。
 
  要重整球隊,就要點將、排陣、抓緊前進的重心。《歷代志》的開場白,就是一連九章的家譜經文。書寫家譜,就是點將、排陣、講明日後發展的重心。這種家譜神學,上承創世記的家譜神學,下開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家譜神學,但《歷代志》令人矚目的地方,是它的家譜經文篇幅特別長。
 
  講起家譜,想起有一次,白耀燦老師帶我們的團友到龍躍頭的松嶺鄧公祠作古蹟導賞,祠堂裡,有一牌位,上有龍頭,原來是宋高宗之女因戰亂南下,輾轉嫁了鄧氏族人。家譜是會講故事的,它訴說著王室與香港的一段歷史姻緣。
 
  美國的NBA有所謂名人堂,誰能入這名人堂,當然需要經過嚴格的甄選程序。這人有什麼卓越的成就,他對美國籃球運動有什麼非凡的貢獻,他的名字被永遠地紀念會對後來者帶來什麼積極的影響?在高手雲集的NBA,要回答這些問題,不是件易事。誰被紀念,誰被遺忘,誰被留下名字去啟發後來者的夢想,在歷史的建構裡,這從來都是件複雜的事情。
 
  《歷代志上》的家譜,不是一自然家譜,而是一神學家譜,解決嚴肅的神學問題。《歷代志》面對的神學問題是:被擄去巴比倫的猶大人回歸故土後,如何重建社群?這社群要具備「神的子民」的氣質,免得重蹈覆轍,再次滅亡。
 
  一大批難民一樣的猶大人回歸故土,要組織他們,家譜的書寫是首要大事。學者認為,家譜有幾項重要功能。一,法律的功能:處理誰可分配土地的問題,在香港,這就是誰有「丁權」的問題。對散沙一樣的難民來說,這是最基本的問題。二,社會的功能:處理社會上的階級和職業等問題,哪種行業最尊貴?由誰去承擔?三,政治的功能:處理誰可合法管治的問題。四,心理的功能:處理如何建構一個身分認同的問題。這群人將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以什麼身分去凝聚他們。以上種種問題很重要,影響著這群人將來的命運,塑造著他們的歷史角色,也判斷出他們能否成為上帝救贖世界的器皿。《歷代志上》建構一神學家譜,一併處理以上問題。
 
  由於《歷代志上》的家譜很長,我們只能抽一些段落來看。
 
1:1 亞當生塞特……
  我們知道,亞當生了該隱和亞伯。因該隱殺了亞伯,該隱就失去進入這家譜的資格。塞特的後裔,卻開出亞伯拉罕的譜系,這是神救贖世人所揀選的譜系。《歷代志上》1:1的經文已顯示,這不是自然的譜系,而是神救贖計劃的譜系。
 
1:28 亞伯拉罕的兒子是以撒、以實瑪利。
  我們知道,以實瑪利才是長子,但他是按亞伯拉罕的意願而不是按神的應許而生的,在家譜裡,他退而為次。但將他列入家譜,明顯,是《歷代志上》有一天下一家的精神。它嘗試將非以色列人納入家譜中。或許,猶大人經過被擄後,發展出這種天下一家的想法。他們去到巴比倫後,他們發現,神不單是猶大地的神,也是巴比倫地的神。這位神,在巴比倫帝國之上掌權,主宰著巴比倫的命運。有了這一認識,他們擴大了他們的神觀,神不只是以色列人的神,也是萬民之上的神。這種超越民族的一神觀,讓以色列人更明白他們作為祝福萬國萬民的角色。
 
3:1 大衛在希伯崙所生的兒子記在下面:長子暗嫩是耶斯列人亞希暖生的。次子但以利是迦密人亞比該生的。……
3:4 這六人都是大衛在希伯崙生的。大衛在希伯崙作王七年零六個月,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三年。
3:5 大衛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兒子是示米亞、朔罷、拿單、所羅門。這四人是亞米利的女兒拔書亞生的。……
3:9 這都是大衛的兒子,還有他們的妹子她瑪,妃嬪的兒子不在其內。
3:10 所羅門的兒子是羅波安……〔按:在這裡,所羅門成了最重要的大衛之子〕
  這是大衛在耶路撒冷作王前和後的兩列後裔名單。值得留意的是3章5節。這裡提到的女人名字是「拔書亞」,她的名字在《撒母耳記下》和《列王紀上》都是「拔示巴」。改變了寫法,是否想隱藏她與大衛之間的醜事?這女人的名字,在《歷代志》只出現一次,且是作為一個母親的名字出現,明顯,是想淡化她的事蹟。再者,在別處地方(撒下5:14),我們知道大衛有示米亞、朔罷、拿單這三個兒子,但從來無提及「拔示巴」是他們的母親。按《撒母耳記下》的記載,大衛與「拔示巴」生的兒子,除了夭折的那個孩子之外,便是所羅門。在這裡,所羅門忽然排到第四,是令人驚奇的。但這種寫法,就將所羅門作為大衛和「拔示巴」姦情的頭號確鑿證據隱藏,這有利大衛和所羅門的名聲。這家譜,重點不在嚴責罪惡,而是為民族日後的存亡找些關鍵人物,以他們的偉大事蹟,凝聚散沙一盤的人。也為日後的社群秩序,確立合法的管治人物。
3:17 耶哥尼雅被擄。他的兒子是撒拉鐵……
3:19 毗大雅的兒子是所羅巴伯……
 
  這是猶大亡國後,在被擄之人中,大衛後裔的名單。請留意,亡國後,大衛的後裔作為管治者的正統血脈,並沒有散失。不但沒有散失,反被強化。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有人可合法管治,是關鍵的。3:19提到所羅巴伯,在日後我要講的《以斯拉記》裡,這人就是帶領回歸的猶大人重建社群的領袖。明顯,《歷代志》強調大衛的家系,他們是王室正統,他們可合法地管治從流散中回來的人。這當然會強化後來的彌賽亞信仰,從神而來的救主,一定是大衛的子孫。
 
  第4章開始,便以十二支派來記載家譜。
 
4:1 猶大的兒子是法勒斯、希斯崙、迦米、戶珥、朔巴。
  在這家譜裡,十二支派以猶大支派排頭位,這當然也不是自然次序。按出生次序,十二支派應以「呂便」為首。但《歷代志》的家譜,重點不在出生次序,而在重建一個新秩序。合法的管治者是大衛的家系,而大衛出自猶大支派。猶大支派也是南國猶大的主要成員。可以看到,這家譜的設計,指向猶大國。猶大國作為一地理位置,在回歸者的新秩序中,這將是世界的中心。
 
  我們追問:猶大作為世界的中心,意義何在?
 
  回答這問題,我們要繼續看這家譜的設計,我們來到這家譜的中心部分。
 
6:1 利未的兒子是革順、哥轄、米拉利。
  家譜的中心是利未支派。若這家譜的功能是用來分地,則不應列出利未支派,因為利未支派是服務聖殿的,心在聖殿、家在聖殿,無地分給他們。但這家譜是用以重整這群曾流亡的人日後的人生的,則將利未放在家譜的中央,用意便明顯了,就是要他們像利未人,心在聖殿、家在聖殿,以聖殿為人生的中心。一個民族心中若沒有聖殿,便什麼也沒有了。
6:31 約櫃安設之後,大衛派人在耶和華殿中管理歌唱的事。
6:32 他們就在會幕前當歌唱的差,及至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耶和華的殿,他們便按著班次供職。
6:33 供職的人和他們的子孫記在下面:哥轄的子孫中有歌唱的希幔。希幔是約珥的兒子;約珥是撒母耳的兒子……
 
  重中之重,就是聖殿中的約櫃,裡面有神與人立約的法板。流亡回歸的猶大人,要重建身分,要凝聚成一個民族,其身分認同的核心,就是神人之約。他們永遠要記得,他們的真正身分是「神的子民」。若失落這身分,就沒有所謂前景,沒有所謂民族的天命,歷史也將永遠遺忘他們。
 
  以上這段經文,又提到大衛和所羅門。來到這裡,我們終於知道,為何大衛和所羅門的劣跡被洗掉,他們的家系被抬舉,理由是:大衛設計好聖殿的崇拜,而所羅門建造了聖殿。猶大支派、大衛、所羅門、猶大國之所以被重視,是因為他們建構、保護、支撐著聖殿的崇拜,而這是神的子民一切希望之所依。
 
  在《歷代志上》第6章有長長的名單,是服務聖殿者的名單。好長好長的名單,記著很多小人物的名字,他們列在這家譜的中央位置,成了後世景仰的人物。有一天,在這聖殿裡服務的人,包括:崇拜主席、領詩、司琴、詩班、傳譯同工、接待同工、司事同工、音響同工等等,都會寫入這長長的名單內,成了永被記念的人物。
 
6:49 亞倫和他的子孫在燔祭壇和香壇上獻祭燒香,又在至聖所辦理一切的事,為以色列人贖罪,是照上帝僕人摩西所吩咐的。
6:50 亞倫的兒子是以利亞撒……
 
  這裡提及聖殿裡的另一事奉者:祭司。他們作為神與人之間的中介,溝通著天地。最重要的,他們向人間展示上帝無限的仁慈。憑這上天的仁慈,絕望的人才有力氣走向明天。也因這上天的仁慈,神的子民對世界有宣講的內容。
 
  十二支派的名單,我們來到壓尾部分。
 
8:1 便雅憫的長子比拉,次子亞實別,三子亞哈拉,
8:2 四子挪哈,五子拉法。……
 
  壓尾的支派是便雅憫支派。以它來壓尾,是因為南國猶大的組成部分,正是猶大支派和便雅憫支派。頭和尾,都指向猶大國。猶大國的中心,便是聖殿。聖殿就是神的子民存在的基礎。鄧麗君有首歌,叫做《忘記他》,歌詞是:「忘記他,等於忘掉了一切,等於將方和向拋掉,遺失了自己。」神的子民若忘記聖殿,就是這樣,等於忘掉了一切,等於將方和向拋掉,遺失了自己。
 
9:17 守門的是沙龍、亞谷、達們、亞希幔,和他們的弟兄;沙龍為長。
9:18 從前這些人看守朝東的王門,如今是利未營中守門的。
9:19 可拉的曾孫、以比雅撒的孫子、可利的兒子沙龍,和他的族弟兄可拉人都管理使用之工,並守會幕的門。他們的祖宗曾管理耶和華的營盤,又把守營門。
 
  我們猜想不到,連看守聖殿門口的守衛,也有一系列名單,列在這家譜內。我不期然的想起,詩篇84:10的經文:「在你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寧可在我上帝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裏。」
 
  我們最後要看的一小段家譜,是提到便雅憫支派不得不提的一個顯赫家族:掃羅的家譜。
 
9:39 尼珥生基士;基士生掃羅;掃羅生約拿單、麥基舒亞、亞比拿達、伊施‧巴力
9:40 約拿單的兒子是米力‧巴力;米力‧巴力生米迦。
 
  掃羅是以色列人的第一個王。這裡有他的家譜,說明這王族的影響力從未消失,他們是管治權的潛在競爭者。但我們留意到,在這家譜裡,不斷出現帶有「巴力」這外邦神明的名字。家譜這樣記載,讓神的子民明白,掃羅家族已離開了聖殿的純正敬拜,失去了統治的合法性了。
 
  結語:面對著一盤散沙的群眾,寫作《歷代志》的神學家,藉這家譜書寫,首要解決誰去管治的問題。他們賦予大衛家族以管治的合法性。接著,他們處理凝聚群眾的身分認同問題。他們以聖殿為精神家園,以神人之約為身分的核心,從而讓失去身分的人重拾神子民的身分。大衛家族之所以有管治的合法性,正是因為他們維護了聖殿的敬拜。至於社會上的階級和職業等問題,就教導群眾以服務聖殿的精神來考量他們的工作選擇。費盡苦心,《歷代志》的神學家在廢墟中,力圖重建一個新的世界。
 
  若你身處一荒涼世界,《歷代志》在什麼意義下幫助你重建一信仰人生呢?
 
  願榮耀歸上主,願人間享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