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靈關顧

高國雄牧師 - 1比99更喜樂?

講題:1比99更喜樂?    1 to 99 Is More Joyful?

經課:路加福音15章1至10節

講員:高國雄牧師

場合: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主日崇拜

日期:2025年9月14日

 

1許多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 2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納罪人,又同他們吃飯。」3耶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 4「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其中的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留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 5找到了,他就歡歡喜喜地把羊扛在肩上。 6他回到家裏,請朋友和鄰舍來,對他們說:『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我失去的羊已經找到了!』 7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還大呢!」

 

8「同樣,哪一個婦人有十塊錢,若失落一塊,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地找,直到找著呢? 9找到了,她就請朋友和鄰舍來,對她們說:『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到了!』 10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上帝的使者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路15:1-7   迷羊的比喻

請回想一次遺失物件的經驗…

心情:自責?失落?無奈?憤怒?

尋回時又怎樣呢?

一個曾經令我很困惑的比喻

為什麼上帝會選擇「放/留下」那99隻羊呢?他們也是主的羊,也應該要被照顧…??

常認為主題就是上帝的愛,但又無法接受,因擔心自己可能會是那99隻「被留在曠野」的羊之一…

而且經文中耶穌表達出這是「理所當然」的選出,真的嗎?

不怕那99隻羊有危險?不怕他們不喜歡/妒忌?

還需要為原本應該在的那隻走失的羊歡天喜地?不是應該責罰嗎?

我知道在上帝內應該很安全,但那走失的是自己的選擇,他應該要為此負責…

這比喻用「悔改」VS「尋回」

 

15:8-10 失錢的比喻

8「同樣,哪一個婦人有十塊錢,若失落一塊,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地找,直到找著呢? 9找到了,她就請朋友和鄰舍來,對她們說:『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到了!』 10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上帝的使者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失落的一塊錢,在家中失落的…真的值得大費周章去尋找嗎?

同樣的結語:

  • 尋回,與朋友鄰舍分享喜悅
  • 失去被尋回=罪人悔改

 

15:11-32浪子的比喻

11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12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財產分給他們。 13過了不多幾天,小兒子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裏,他任意放蕩,浪費錢財。 14他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恰逢那地方有大饑荒,就窮困起來。 15於是他去投靠當地的一個居民,那人打發他到田裏去放豬。 16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甚麼吃的。 17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雇工,糧食有餘,我倒在這裏餓死嗎? 18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裏去,對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19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 20於是他起來,往他父親那裏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擁抱著他,連連親他。 21兒子對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22父親卻吩咐僕人:『快把那上好的袍子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 23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來吃喝慶祝; 24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他們就開始慶祝。

 

25「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裏。他回來,離家不遠時,聽見奏樂跳舞的聲音, 26就叫一個僮僕來,問是甚麼事。 27僮僕對他說:『你弟弟回來了,你父親因為他無災無病地回來,把肥牛犢宰了。』 28大兒子就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出來勸他。 29他對父親說:『你看,我服侍你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令,而你從來沒有給我一隻小山羊,叫我和朋友們一同快樂。 30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吃光了你的財產,他一回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 31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 32可是你這個弟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慶祝。』」

 

耶穌終於講出最到肉的比喻

我在2025年3月30日在崇拜中曾集中分享這比喻

主角:浪子?父親?大兒子?

失羊、失錢、失人的比喻

1:99(百分之一)、1:9(十分之一)、1:1(二分之一)

三個故事,一個比喻

一個愛的故事

一個不合理的愛的故事

提摩太前書 1:15

「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

  • 上帝不只是要拯救,更是要拯救罪人

羅馬書5:8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 超越一般的價值觀

在這3個比喻的故事中,我們會不停地問,值得嗎?應該嗎?

耶穌所關注的與我們不一樣

  • 祂看到人真正的需要

15:1-3

1許多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 2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納罪人,又同他們吃飯。」3耶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

耶穌用比喻作教導,不是為要「教訓」人,不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而單單是要讓人明白什麼是上帝的愛?

是行動的愛,是分享的愛,是超越的愛

是不論二分之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甚至歷世歷代千千萬萬眾人的之一的你及我,也是主等待著悔改,等待著被尋回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