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對話

引導升學方向 實踐醫療夢想

2023-11-20

崇基校園通訊 / 至善對話

 

談及夢想,我們或會聯想到「宏大」或「遙不可及」,但對於修讀內外全科醫學士三年級的崇基學生陳信源,夢想可以很「細微」、很「貼地」。他憑籍「Been There Before醫療學科師友計劃」獲得「好小籽」二等獎及「2022/2023 全國基督教大學同學會卓越服務獎學金」,他為何會有這個新構思?如何逐步將天馬行空的創意化為實際行動?

 

志願投身醫療界的陳同學,希望憑籍自身的經驗,幫助同樣抱著相同夢想的同學達成心願。

 

Q:可分享你構思的服務是甚麼?

 

二○二二年我創立了「Been There Before」的升學顧問非牟利機構。這所機構的創立宗旨是幫助大專生或大學畢業生申請學士程度或碩士程度的醫療科目。有很多同學公開試成績只差一兩分而未能實現醫療夢;或是讀第一個學位時,因興趣而想轉讀醫療科,不論哪種情況,我們都希望透過自身的升學經驗,引導不清楚公開試以外如何報讀醫療課程的同學去申請相關學科,幫助他們早一步達成醫療夢。因為我們的導師都曾透過公開試以外的途徑申報醫療科的過來人,因而將機構命名為「Been There Before」(也曾這樣),我們想藉此做到「Be Here For You」(竭誠為你)。目前,我們機構提供十個醫療科目的升學顧問及諮詢服務,涵蓋醫學、牙醫、獸醫、中醫,以及物理治療等,切合不同志願同學的需求。

 

Q:你們舉辦了甚麼相關活動?如何提供服務?

 

我們的主要服務是為期一年的師友計劃。每年五月,我們開始招募新學員,並根據學員在醫療科目上的志願,配對相關領域的導師,例如有志成為物理治療師的學員會與在職物理治療師或學生配對。配對後,我們會在八月下旬舉辦開幕交流會,讓導師和學員透過茶聚彼此認識,藉此展開為期一年的師友關係。我們不會限制師友的會面次數,只要大家方便,我們會鼓勵他們保持聯繫,讓導師解答學員在申請學科上的疑難,同時也讓他們建立亦師亦友的珍貴友誼。

 

除了師友計劃外,我們了解到不論是外國或本地的醫療課程,對於成年學生在臨床和科研經驗上,都比中學生要求更高,所以我們盡力提供臨床實習和研究實習的支援,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裝備自己,為夢想奮鬥。

 

Q:這項構思和你的學術背景或經歷有關嗎?

 

這個構思源於我的導師一直以來給予我人生規劃上的幫助,多得他們的無私分享,讓我更清楚未來職業導向和人士規劃,並了解原來要進入港人俗稱的醫療「神科」,其實不止公開試這條路,我希望將這份心得分享開去,讓更多抱持同樣夢想的人士受惠。進修醫科前,我在中大修讀公共衛生學士課程,期間接觸預防、治療、復康等不同醫療領域,我從中探索喜歡的領域,待畢業後繼續深造,比如我選擇了醫學,而我的共同創辦人就選擇了獸醫學。因為香港沒有像美國或加拿大一般提供醫學院預科(Pre-Med Track),公共衛生可作為醫療預科科目,讓你摸索自己的興趣和方向。我們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公開試以外報讀醫護科目的方法,讓他們有更為清晰的認知後才作出選擇。

 

Q:你同時獲得「2022/2023陳啟昌伉儷鵬程創業獎」,請分享獲獎的原因或構思。

 

我非常慶幸同時獲得這個獎項,這個獎對我的意義非常重大,因為數年來我一直有一個健康產品的創業念頭,但一直沒有落實,一來是創業需要考量的事情很多,二來是醫科的課業壓力亦頗具挑戰,導致這個創業念頭一直都沒有變成現實。現在有幸獲得陳啟昌伉儷創業獎的支援,這無形地給予了我一種推行這個計劃的動力,我會善用這筆創業基金,把我在公共衛生及醫科方面的知識轉化為有用的健康產品,以改善都市人的亞健康問題。

 

二○二二年八月下旬,「Been There Before醫療學科師友計劃」舉行了開幕交流會,讓導師與學員互相認識,交流報讀醫護課程的心得。

 

Q:你現時主修醫科,加上你有公共衛生的資歷,畢業後你想實踐甚麼理想?

 

畢業後,我希望成為醫生和公共衛生學者,將這兩個專業結合,發揮所長。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的知識是相輔相成的,公共衛生的培訓除了訓練我專注於個體治療為主的思維,亦能從更宏觀的角度思考健康問題;而臨床醫學能提供完整的人體科學和病理知識,讓我有充足的健康認知,兩者的培訓提供了紮實的基礎,讓我畢業後可實踐這兩個理想。

 

Q:你如何利用這兩筆獎學金呢?

 

兩筆獎學金對於我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所以我會珍而重「用」之。我會將「陳啟昌伉儷鵬程創業獎」的獎金用於我的健康產品前期研發上,例如定制一些樣品作測試;另一方面,我會用「全國基督教大學同學會卓越服務獎學金」於機構的服務維護,如網站費用和其他服務的開發,希望惠澤更多同學。

最新文章